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欣欣

界限在那裡?

/界限在那裡?/

身生111學年小學部招生說明會來啦!想更了解身生自學日常的你,一定要來! 報名傳送門:https://forms.gle/3GGyMV3JNxYcKvJ27 *註:110學年下學期(2月)就想加入的爸爸媽媽,請私訊粉專預約面談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認識自己是身生很重要的精神,「劃界限」是必備技能,大量練習畫界限,並了解自己的界限到哪,是練成這項技能的不二法門,也是身生陪伴孩子努力的方向。


空堂的時間,孩子們一如往常玩在一起,過沒多久聽到B在大喊:「就已經叫你住手了,你是聽不懂是嗎?」

G也不甘示弱的吼回去:「誰叫你要故意笑我,我也跟你說過,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,你也沒停啊!!」

眼看衝突愈演越烈,兩個孩子誰也不讓誰,但因為接近放學時間,孩子在很快的時間就被接走了,幾乎沒有可以解決的時間。

隔天,B跟G又玩在一塊,就像是昨天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。但這次換成他們一起商討要幹件「大事」。他們組成了聯盟,開始去攻擊空堂中其他正在安靜看書或寫功課的孩子。被攻擊的孩子有的覺得好玩,開始加入了他們的遊戲,互相玩了起來。有的則是感到生氣,請這些人住手,不要再影響他們的工作。有的人嘴巴雖然喊著不要,但臉上卻滿溢著笑容跟大家玩了起來。過沒多久,新的戰場再度被開啟。

T生氣的大喊:「我明明已經跟你說不要用我了,你還一直用,我很不舒服耶!」 B覺得有點無辜:「可是你明明笑得超開心,還一直跟我們玩,我怎麼知道你是真不要還是假不要?」

兩人都覺得自己是有理的那一方。

這是身生的日常,應該也是許多國小孩子的日常。

在其中,其實有許多議題可以討論。


**我的界線夠明確嗎?**

從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,孩子在互動的過程中,加害人與被害人的角色是不斷地在交換的(此處的被害與加害仍以孩子日常無傷大雅的人際互動為主,而非到已經出現頻繁有害的攻擊行為)。今天我是被害人的角色,明天我可能就成了加害人。而「被害」與「加害」反應在界限上的概念,即是我踩到了別人的線,或別人踩到了我的線,這些行為已經造成了我身體上的傷害,或者情緒上的不舒服,而孩子也是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,慢慢找到自己的界限,形成了自己專屬的圈圈,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界限在哪邊。孩子也從中學會「我的感受不等於別人的感受」,同樣的一件事,有的孩子可能感覺沒有很強烈,也不覺得被打擾,但有的孩子反應可能就很大,感到極度的不舒服。這些感受都是很主觀且可被接受的,我必須尊重別人的感受,而不是「我覺得這樣很好玩」、「如果是我才不會這樣覺得」,就可以不斷的侵犯別人。透過不斷的練習,當雙方都可以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界線時,就能慢慢找到各自互動時自在與平衡的狀態。


**孩子是被迫成為受害者,還是自己選擇成為受害者?**

前面提到,孩子的日常互動,多為被害與加害的角色相互交替,不太可能會有小孩只是處於攻擊方,而沒有被攻擊,甚至有時我們看到一直打人的那一方,他們可能承受更多的是隱性及說不出口的攻擊,包括語言的挑釁或無形的排擠,他們可能先是被害人,然後才成為加害人,但別人看到的往往只是動手而成為加害人他們!

但無論是被害或加害的角色,他們要練習的都是「**如何在別人踩到我的線時,明確且適當的拒絕別人**」。加害者較容易理解,他被踩到很痛,所以直接給對方一巴掌,讓對方知道他很痛,下次你再踩我,我就繼續給你一巴掌,這是他們習慣的行為模式。但畢竟有時人家真的不是故意的,或者不知道原來這樣你會痛,所以你可能不用做到「給一巴掌」如此強烈的行為,而是只要大喊說「這樣我很痛,請你停止!」別人就會知道原來你的界限在這邊,畢竟動不動就要給人一巴掌,還是會讓人家害怕跟你相處的。因此,教會他們何為適當的表達方式是這類孩子要練的課題。

但我覺得真正的難度其實在那些始終不會(或不願)捍衛自己的孩子,而讓自己一直陷入被害人的角色,等待別人來拯救他。因為被害者的角色,本來就很容易招喚勇者跳出來為他們伸張正義,當自己的孩子落入這樣的角色時,家長更因為心疼自己的孩子,而直接跳出來幫孩子出頭,趕走或警告欺負人的孩子,不准再對我的孩子動手。這招可能很有用,因為加害人總是挑軟柿子吃,他知道這個人背後的靠山很強,我惹不起,但如果我們沒有同時教會孩子自己劃界限,他一定會一直遇到同樣的問題,因為大家可能不清楚他的界限在哪,而頻頻踩到他的線,或者他只能一直等待有個人把那些讓他不舒服的人趕走。但我們無法期待孩子所處的環境,是不是永遠都不會遇到一直去踩別人界限的人,否則只是驅逐孩子身邊的這些人,並不會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界限究竟在哪,也無法長出力量去對抗那些頻頻去踩別人界限的人,甚至有時根本是孩子自己縱容允許別人對自己踩線的。

這類孩子的難度之一在於,他們是透過勇者(或者是大人)站出來為他們發聲,來確認自己是被愛或被重視的。通常他們的自我價值感都不高,也很難從其他的管道獲得大家的肯定與讚美,而將自己放入被害者角色,是最容易擄獲所有人的眼光(或者爸爸媽媽的注意力)。因此,遇到這類型的孩子,即使老師教了再多的畫線技巧都沒用,因為他根本沒打算要畫線!


**都是別人帶壞我的孩子?**

再次強調,在孩子的互動世界中「加害」與「受害」角色不斷交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,但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愛,因此大人很容易放大了孩子「受害」的角色,即使自己的孩子變成加害人時,父母也很常落入「都是別人帶壞我的孩子」的迷思,覺得自己的孩子一樣是受害者。同樣身為媽媽角色的我,覺得這樣的反應再正常不過了。但同時我們也要很小心,當我們對孩子的人際互動有了這樣的解讀時,會不會也同時限制了孩子可以練習畫界限的機會。

一來是當我們強調的是別人帶壞我的孩子時,我同樣也是在告訴孩子,你是沒有能力跟別人say no的,不然為什麼別人叫你做什麼,你就得做什麼。而這類孩子的自我效能(覺得自己能做好一件事的能力)有可能已經低落到連請別人不要踩他的線,他都不認為自己做得來,所以只能一直由大人或強者出面幫他把那些踩在他圈圈裡的人趕走。

再來,當孩子把自己成為加害者的責任,放到別人身上時,也就表示要調整的人是別人不是我,但我要再強調一次,孩子是可以選擇say no的,那他為什麼不說?有可能在同儕身上有他們渴求的東西(比如認同、肯定、愛),所以即使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被允許,但因為更想要獲得這些內在的渴求,所以他自己選擇跟別人一樣,成為加害者的角色。

因此,在陪伴孩子畫線與認識自己界限的過程中,我們不斷地帶著孩子去覺察自己的感受,練習說出自己的感受,並學會適當拒絕別人的方式。當孩子不願跳出被害者角色時,則是與家長共同思考,為什麼孩子如此的渴求愛與認同,我們是不是也不小心成為那個吝於給他愛與認同的角色?我們可以再多做些什麼,陪伴孩子長出力量,相信自己可以明確地畫出圈圈,且不讓人輕易的觸犯到自己。如此一來,孩子才能慢慢學會在各種場域內安心自在的「做自己」。





3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